其他

北京大学孙熙国教授做客未名山文化大讲堂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6-07-05浏览次数:233

  


  石大新闻网讯(记者牛文娟  通讯员任丽)7月3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熙国做客未名山文化大讲堂,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建设》为主题,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精彩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文学艺术学院等学院的师生代表及国防生代表聆听了讲座。

     孙熙国从价值与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这四个方面入手,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建设作了分析与解读。他从什么是价值讲起,“人的价值是由你告诉别人什么、给了别人什么决定的,人的真正价值是奉献。”他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合和”“求大同”这六个方面入手,并加入了自己的认识,引经据典,结合具体事例,深入地解读了中国传统价值观。

  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孙熙国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等七个方面作了比较。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就是立足社会实践,从时代问题作形上解答,即“即事见理”“即器见道”。讲座结合现实举例,给了在场师生深刻的启发。在互动环节,孙熙国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文学艺术学院师生的现场提问。他渊博的知识和风趣幽默的回答,博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党委副书记夏文斌高度评价了讲座,希望在场师生做快乐的人,做内心温暖和强大的人,做明事理、有政治格局的人,做一个大写的、有尊严的人,向着理想、目标、初心,努力奔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15级研究生骆云强说:“讲座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想,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儒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传统文化要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内化于心,真正践行于每个人的生活中。”

  孙熙国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方法》为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进行了座谈。他认为,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要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理论不彻底、不能说服人,理论不转化、不能提升人,理论不现实、不能抓住人,外界不给力、想要毁掉人。他希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研究者能够种好自家田地、练好自家内功、打造科学体系、关注生活实践、引领时代未来以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未来走向。座谈中,他所讲的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均为马理学科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而未来走向问题既是他对马理学科未来发展的希冀,也是马理学科自身发展应有的关注点和目标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