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小斌发布时间:2018-09-15浏览次数:183
《民勤县志》中记载:“炭曰锁锁,火燃时发一清香,大非石炭可拟。”它就是梭梭,一种被誉为“沙漠生命能量源头”的神奇植物。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梭梭不仅维持自己的生命,还哺育沙漠中的其他生物:“沙漠人参”—肉苁蓉,就寄生其根部;沙鼠以其根为食;此外,梭梭死后,也会化为一种优良的薪碳,将最后的自己,奉献给人们。
梭梭的这种精神,曾令我十分感动,可是,当我踏上这片大漠时,才发现原来有另外一群可爱的人,他们也是“梭梭”,甚至更甚于它。他们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解放军———一支永远不退役的中国边防部队,总人口达300万!他们克服种种艰难,来到新疆,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驻扎在荒漠边缘,保卫着祖国的边境;维护着占中国近六分之一国土的安宁;和2000多万新疆人民一道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新疆作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其稳定与发展,是每一个公民和军人的责任,需要有敢于牺牲和甘愿奉献的精神。热爱祖国是沙海老兵扎根新疆的先决条件,是沙海老兵精神的灵魂和旗帜。何为爱?周国平说,爱是一种精神素质,而挫折则是这种素质的试金石。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状态,还是你必须付出时间、心血,甚至是生命的行动……扎根新疆是沙海老兵热爱新疆的具体体现,艰苦奋斗是沙海老兵精神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品质。“一道命令、执行一生”,这意味着战士们将放弃回到故乡的机会,永久地留在新疆。贺知章在《离乡》中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扎根新疆,就意味着要与乡土乡情割裂,在使命和乡愁、尽忠和尽孝的选择项面前,战士们以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选择了担负使命,令人感动和钦佩。同时,老兵们扎根大漠的精神所形成的文化感召力,引发今人对于如何将屯垦戍边使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的思考。
屯垦这种生产方式始于西汉,千百年来各封建王朝都兴过屯垦,但都时兴时废,往往一代而终。如果说屯垦“一代而终”是因为部分王朝的皇帝缺乏认识,那么缺乏制度保障和培育扎根文化的意识才是屯垦事业不能千秋万代的根本原因。
明代李贽称屯田为“千古之策”。既然是千古之策,就要通过制度保障,让屯垦戍边事业后继有人,以拱卫中央政权代代延续。屯垦毕竟不是一时一代之事,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的生产行为,而是巩固边防甚至是中央政权的长久大计,当屯守之人缺乏使命感、责任感时,往往更加在乎生产带来的利益,而不是扎下根,把屯垦作为一项事业,那么屯垦怎么会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兵团的存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大计,并且将扎根新疆作为老兵精神的重要内涵,是要求我们从2000多年的新疆屯垦历史中得到启示,在重视屯垦的同时要革除导致“一代而终”的弊病,建立一支稳固且后继有人的屯垦戍边队伍。
我们新疆建设兵团的部队官兵们,接到祖国和人民的号召,义不容辞的肩抗起了这个伟大光荣又充满挑战的任务。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有许多触动人心而又不为人知的故事发生,我们有幸能够有机会去了解他们的经历,寻访他们的故事,去读懂这群“大漠雄鹰”。
时值仲夏,沙漠白天近40多度的气温让我们感受到了部队的热情。按理说这个季节是没有沙尘的,可是我们却“幸运”地感受到了一次———当真是沙尘飞扬,双眼迷蒙。当然,我们的访问计划仍得照常。
我们来到团场机关办公楼前的广场上,远远地便可观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那座碑整体由红白两色的阿拉伯数字47组成,是指四十七团。碑顶部的五角星图案取自于国旗,这颗五角星下面标注了“1949.12.22”,这是老兵进疆的日子。中间的金黄色部分是和田的地图,地图中的红色的标线就是当年十五团进军和田的路线图。
走进四十七团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沙海老兵穿越“死亡之海”的地形图以及相关投影。从投影中我们了解到,1949年12月5日,1803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官兵从阿克苏出发,经过18天的艰苦跋涉,行程790多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于12月25日胜利解放和田,开创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一 “死亡之海”的奇迹。之后,这批“沙海老兵”脱下戎装屯垦戍边,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沿,与田地区墨玉县绿洲北缘一个叫夏尔德浪的地方,成立了十四师四十七团。
再往里走,四十七团的历史就在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一个个故事中生动地铺展开来。而在这些历史中,有一群人与之紧紧相连,这群人就是四十七团进疆老战士。
……
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
邮编:832003 公安机关备案号:65910102000001 工信部备案号:新ICP备050014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