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小斌发布时间:2017-11-30浏览次数:161
历经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的积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瑰宝。虽然大部分宝物在历史的变迁中渐渐遗失,但留存的硕果依然让我们受益匪浅。至今,我们接触最早,使用率最高的便是汉字了。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逐渐演变为现在化繁为简的汉字。然而汉字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成为文化传承的盲区。汉字的使用率越高,我们对他的好奇和探索也就越少。他一直顺应时代不断发展的精灵,不管外形怎么变化,始终融入在代代华夏子民的血脉中,成为我们一出生就注定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他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工具,更是承载着炎黄子孙源远流长的历史的生动载体。
在翻阅许慎的《说文解字》时,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夏”字与“华”字。
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从臼,“夏”是个会意字。在古代汉语中,页是头,中间的臼是双手,夊是双脚。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初,往往喜欢用一些简单的图案指代身体部位和动作。而“夏”字所呈现的便是古代人民头顶天,脚落地,双手持工具或者农作物的劳动者形象。在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社会劳动力紧缺。劳动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个思想在潜意识里影响了造字的祖先,表现在“夏”字里。
我们自称华夏民族,而“夏”字最初的含义与现在相差甚远。那么“华夏”又是怎么一步步成为炎黄子孙的代名词之一呢?
华,荣也。从艸,是个会意字。本义是树木开花。甲骨文中“华”字就是一幅树上开花的简笔画。但是到了篆书,“华”字的含义就开始有了变化。由于几经朝代汉字已经变形,再加上篆书的线条化和简化,小篆中的“华”字上面的图案变成了艸。而“华”字含义从“木”转为了“草”,转变为草本植物开花的意思。
远古时期,人们常常把部落或联盟中具有特长或开创性功绩的人尊为首领。最早推广农耕生产的首领为“夏”。最早推广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祖辈十分偏爱“华”“夏”,对这两个字的认同感极高。他们认为“华”“夏”可以分别代表农耕和种植领域的最高境界,甚至赋予他们更多的含义,譬如,礼仪。
春秋时期,“夏”便开始与“华”字合用,合为“华夏”。《左传·定公十年》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乐文化。渐渐的,礼仪成为中国文明的重要标签。而“华”与“夏”就象征着礼仪。于是,“华夏”逐渐成为古代汉族的自称,进而扩展为当时最为发达的中原地区的称呼。随着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华夏”成为中国的别称,沿用至今。
每识到一个汉字,探索他背后的故事时,我总会惊讶于这个由简单的一笔一划构成的方块字的背后,竟然饱含着这么多有趣的故事。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个“夏”字与一个“华”字就蕴含了这么丰富的含义,更不用说历经几千年历史的打磨,汉字库不断地更新,汉字的数量不断增长,同一个字所指代的含义也更为丰富。况且,高速发展的科技为我们挖掘祖先文化遗产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在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埋藏着宝藏的深不见底的洞穴里,我们挥舞着思想与科技的巨铲,如饥似渴地探寻着无价的财富。仅仅“华夏”这个词语背后,就表现了历代先辈的价值取向和历史变迁。
有人觉得,国学离我们很远。好比暗夜中的星辰,皎洁的月牙。国学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际上,国学离我们很近。一言一行,皆是学问。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汉字便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先秦经典诸子百家等时期的学术作品到民风民俗思维习惯,国学无处不在。除了学术作品,他还匿在纸上印着的汉字里,藏在老一辈的教导中,躲在思维之海的深处。从一出生,他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走向。他陪伴着我们一步步成长,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与其被动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如主动出击,积极地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依据自己的判断和累积的知识经验,在无边的大海里驶向更为遥远的彼岸,探索着自己的诗和远方。从身边的汉字入手,也许是个不错的角度。
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
邮编:832003 公安机关备案号:65910102000001 工信部备案号:新ICP备050014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