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画潘世征

发布者:周小斌发布时间:2019-12-02浏览次数:149

石河子大学并校10周年的时候,作为大学文化教育战线的一名工作者,我仔细翻阅了石河子大学建校史,得知了潘世征当年创建这所学校的一些历史资料,他的生平经历和传奇故事时时牵动着我。但在岗期间苦于工作忙碌的关系,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创作完成这么重要的一套史诗性的人物连环画,但创作的萌芽早已在心中埋置。潘世征从一个放牛娃一路成长为一名将军、医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这一人物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迷。

作为一位画家,我的内心有着一种越来越强的感觉,那就是有责任把潘世征这一为我校开创立下赫赫战功的历史人物通过水墨连环画形式挖掘出来并呈现给大家。 

潘世征五岁时就早早失去了双亲,带着三岁的妹妹靠四处乞讨求生存,小小年纪替人放牛,期间也不忘识字,年少时参加红军长征途中他仍嗜书如命,留苏四年已能用一口流利俄语进行交流。南下北返,中原突围时被打散,但他对党、对革命的忠诚与信念始终不改,历经艰难险阻半年多,终于又回到了延安,并将一万多美元的活动经费交给党组织。他对医学专业精益求精,通过勤奋自学和不断实践,战时为抢救战友生命进行开颅手术大获成功,成为全军有名的“神医”。他忍辱负重,勇于担当,受到别人误解时也仍然不改初心默默地付出……

潘世征的品德格局,散发出的精神力量,正是当下我们迫切需要的精神养料和追求的目标方向。弘扬与传承先辈这样的精神,挖掘与积淀大学自身的文化内涵,是大学文化人的责任和义务。

2014年7月,我从岗位上退了下来,潘世征这个人物还是常常浮现在我面前,他的苦学、他的坚韧、他的忠诚、他的奉献、他的牺牲……这一切深深触动了我,我相信对当代拼搏奋斗的年轻人和广大莘莘学子也将有着深远影响。

2016年,我开始通过网络和翻阅大学校史搜集潘世征将军的一切有关资料,按年代进行划分。整理后仍感资料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大多是一些较为零星的事件罗列,要用这些资料完整立体地反映一位活生生的人物,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况且创作革命先辈人物,必须要保持人物的真实性,这是画家的社会历史责任。

同年,我应邀参加北京中艺财富签约画家画展期间,有幸与潘世征之子潘星先生见面并谈了创作以其父亲为主题的一套水墨连环画设想,从深入交流中得到他的支持,他将其父生前上夜校的心得、学习笔记与中原突围回忆录等大量原始文稿,通过网络传给了我,这就为撰写连环画稿本的素材积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7年,在石河子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与潘将军长子潘茅和新疆军区呼图壁卫校大校陈竺等见面期间,我又了解到潘世征艰苦办校时一些典型事例,通过一次次打磨,终使潘世征这一历史人物更清晰、立体化了。而后我又与女儿刘雯商议交流稿本的撰写结构,随后由她形成了初稿,稿本反复改了又改。以人物年代、事件为序,我进入了草图创作阶段。在有限的画幅中去表现一个人物完整的一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人生阅历如此丰厚、又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年龄跨度从四五岁要画到近五十岁,同时还要考虑跨地域以及战争期间人物特点、服饰变化、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确是个艰难的过程。在几次遭遇创作瓶颈期后,我甚至想打退堂鼓……创作期间,我应邀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一路好风光——刘玉社小幅新疆山水画展”,连环画报社主编何其麟先生给予了很多鼓励,他说:“孟二冬、屠海力您都画得很好,发表后社会反响很不错,您应该把潘将军这套作品画出来,因为他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我们等着您!”大家的鼓励源源不断为我带来创作的动力。

历时两年,这套作品终于与大家见面了。首先要感谢人民美术出版社 《连环画报》 杂志社给予出版机会,潘星先生热情提供素材并对文稿认真地审阅修正,还要感谢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夏文斌同志亲自作序,汉星老师作诗,周生贵、吴新平、陈竺、张素虹、王建国等同志以及大学党委宣传部、大学两办给予的指导与帮助,以及我的家人给予我的支持,有了大家的协助和鼓励,才使我有足够的精力完成这套作品。

今年是石河子大学建校70周年,虽然已经退休,但在石河子大学工作的近 40 年里,我见证了这所学校一路走来虽历经变迁,但她兵团“军”的个性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始终不变。我 5岁随父母进疆,11岁进行绘画启蒙学习,后追随著名画家董振堂、邱盛林系统学习绘画。少时酷爱文学,各种书籍看了不少。初中毕业在农场参加工作后,我被借调团总支,蒋一峰撰稿我画画,负责全团的幻灯片汇演。1975年 2月,21岁的我被选拔调入兵团农学院宣传科,周雄章等同志像老大哥一样关心着我的成长,也成就了我的艺术创作之路。

回顾自己的一生,我先后做过美术教师、摄影干事、文化干事、校报编辑、学校电视新闻记者、大学文联主席、校博物馆馆长等工作。这些经历,也为我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期间,我一直被潘将军的事迹和精神鼓舞着,也希望这套作品能带给读者以感动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