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歌》——张仲瀚
兵出南泥湾,威猛不可挡,浴血千百战,高歌进新疆。
新疆举义旗,心倾共产党。干戈化玉帛,玉帛若金汤。
各族好父老,喜泪湿衣裳。争看子弟兵,建设新故乡。
放下我背包,擦好我炮枪。愚公能移山,我开万古荒。
务农畜为贵,苜蓿草中王。肥多田增产,粮足六畜强。
田在畜身边,畜在田近旁。欲求田畜旺,场队办五坊。
“兵出南泥湾,威猛不可挡……放下我背包,擦好我炮枪,愚公能移山,我开万古荒……”《老兵歌》豪迈的诗词,彰显了作者屯垦边疆、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老兵歌》内容丰富、情感饱满。开篇回顾老兵从南泥湾到新疆的战斗历程,展现豪迈气概。进疆后,体现对党的忠诚及化干戈为玉帛的决心,描绘着军民深厚情谊,激发建设新疆的责任感。“放下背包”等句,展现开拓进取的行动与坚定信念,而后强调务农畜贵,既务实又有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将建设行动与情感紧密结合,生动体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奋斗精神。
与此同时,这首五言诗有着令人触动的历史背景。1949年,张仲瀚携同40名技术人员前往新疆焉耆,为王震司令员率领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10万大军入疆打前站。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地方住,就连吃饭喝水都成问题。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兵团保持了部队的组织形式,被赋予屯垦戍边的新使命。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挺进茫茫戈壁,挖渠引水,开拓亘古荒原,从将军到士兵,挖穴而居,喝碱水,吞麦粒,全部投入战天斗地的生产运动中。如今有前辈回忆说:“当时,每天早晨一睁眼,别说身上了,嘴巴里、鼻子里、眼睛里,都是沙子。”
然而,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但对脱下军装、转为庄稼兵,很多人还是无法认同。张仲瀚曾彻夜难眠,又写了一首诗:“十万雄师到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塞上江南一样好,何须争入玉门关。”他把这首诗送给全体将士,对稳定军心起了很大作用。
而今,我们立于新时代的潮头,回顾滚滚历史长河时,也不禁为先辈们建设新疆的艰苦历程感到无比的钦佩和震撼,我们当铭记岁月的艰辛,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老兵致敬!
文字:王甲鑫
图片:张仲瀚侄女提供
审核:苗淑娟 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