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优良传统 

 

        清明节前,石河子大学博物馆许文娟老师和何龙威老师组织志愿者讲解员与实习生一行13人,来到石河子大学中区潘世征将军塑像前进行祭扫活动。

在潘世征将军塑前合照

  向潘世征将军塑像献花 

        同学们怀着对潘世征将军的无比敬意,认真擦洗塑像。

  

擦洗潘世征将军塑像

擦洗潘世征将军塑像

         同学们纷纷肃目、敬礼、献花,并表示要向优秀的潘世征将军学习。

向潘世征将军塑像献花

向潘世征将军塑像鞠躬

        现在已追寻不到潘世征将军的身影了,但他留给石河子大学与莘莘学子们许多无形的“财富”。校园里潘世征将军的塑像,是他身影的永驻。

        石河子大学博物馆校史馆也展览了潘世征将军的“足迹”,如:潘世征1955年配发的少将军服,潘世征将军使用过的明斯克牌收音机、公文包以及读过的各类书籍。这些老物件陪伴着他,见证了他在新疆、在兵团的付出与贡献。

石河子大学博物馆一楼校史馆展出的潘世征将军使用过的物品

石河子大学博物馆一楼校史馆展出的潘世征将军使用过的物品

        石河子大学博物馆每年的清明节祭扫活动,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学习了潘世征将军身上勤思好学、救死扶伤、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更从英烈身上学习到了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信念和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石河子大学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与兵团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不断发挥育人职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清明节小科普

[qīng míng jié]
清明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