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除了开屏,还会干嘛?
“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 凤凰之子! 孔雀东南飞! 原来除了开屏,和孔雀有关的故事还是蛮丰富的嘛! |
想到你认识的孔雀,脑海里的画面也许是这样的:
鸡形目雉科孔雀属的确有两个种,不过并不是上面两种。
而是蓝孔雀和绿孔雀。
蓝孔雀和绿孔雀
图片来自Pinterest.com
看出蓝孔雀和绿孔雀的区别了吗? 简单的说,蓝孔雀的羽冠是扇形,绿孔雀则是簇状;蓝孔雀颈部羽毛蓝色,丝状;绿孔雀颈部翠金属绿色,鳞状。 再仔细一点,绿孔雀的脸颊是黄色的。 动物园里干干净净不染尘埃的白孔雀是蓝孔雀的变异种,蓝孔雀变异种中还有黑孔雀,更加稀见。 |
黑孔雀
图片来自Pinterest.com
蓝孔雀(Pavo cristatus)主要分布于伊朗及南亚诸国,绿孔雀(Pavo muticus),主要分布于缅甸、老挝至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地区。 今天的主角就是在中国的山野中生活的绿孔雀。 雉科名片
中文名:绿孔雀 别名:爪哇孔雀、越鸟、龙鸟、南客等。 英文名:Green peafowl 学名:Pavo muticus 分类:鸟纲鸡形目雉科孔雀属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体型:大。雄鸟体长180-250cm,重3850-6000g;雌鸟体长100-160cm。 绿孔雀的三个亚种Pavo muticus spicifer, Pavomuticus imperator, Pavo muticus muticus中,仅云南亚种(Pavo muticus imperator)在我国有分布,历史上曾广布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现代主要分布区为云南西南部、南部西双版纳及东南部。 |
郑光美主编《中国雉类》,第631页
孔雀喜欢栖息在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叶林,尤其喜欢疏林草地与开阔地带。 它们夜间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清晨从夜宿地所在处下行或滑翔至海拔较低的山谷饮水和觅食,傍晚又向上移动到海拔较高处夜宿。晨昏时站在树上发出洪亮的“kay-yaw,kay-yaw”叫声。 |
绘画:DanielGiraud Elliot
图片来自wikipedia.org
绿孔雀日间的觅食等活动一般发生在溪流和江河两岸地势较为平坦、靠近农田的地带,这也是人类频繁活动的区域,因此当地居民完全有可能在林间或农田与绿孔雀相遇。 绿孔雀是一种杂食动物,果实、种子、芽苗、昆虫都在其食谱中,据当地人讲,孔雀还会捕食蛇类。 说到蛇,你会不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特别厉害的毒药孔雀胆?实际上此“孔雀胆”非彼孔雀胆。 中药孔雀胆是南方大斑蝥的干燥虫体,据说与孔雀的胆囊外形相似,至于孔雀的胆囊是不是长成下面这个虫样,本文就不考证了。 |
图片来自网络
绿孔雀是雌雄异色的鸟类,雄鸟特别艳丽夺目。 雄性绿孔雀头小颈长,头顶直立的匕状冠羽长达10cm,脸部有淡黄色斑块,通体被深深浅浅的青绿色覆盖,其中头、颈部羽毛闪着金属光泽,呈鱼鳞状排布。 绿孔雀尾羽较短,我们平时所见的“孔雀开屏”实际上是尾羽支起的尾部覆羽,这些具有眼状斑的长羽平时合拢拖在身后,长达身长两倍,开屏时宽可达3米,高约1.5米。 |
图片来自Pinterest.com
这需要雄性幼鸟花费约3年时间长成。 雌鸟没有雄鸟绚丽的尾屏,其余部分的外观和雄鸟大体相似,与雉科许多其他灰扑扑的雌鸟相比漂亮得多。若只看上半身,绿孔雀这种鸟可以说雌雄难辨。 |
一个漂亮的绿孔雀雌鸟脑袋
图片来自wikipedia.org
每年的3-6月是绿孔雀的繁殖期,这期间雄鸟的求偶炫耀行为中总会出现开屏。孔雀开屏虽然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但其实不完全与繁殖有关(动物园的雄孔雀对着白腹锦鸡和人也会开屏)。 雄鸟求偶时,展开尾上覆羽逼近雌鸟,此时宽大的尾屏可以阻拦雌鸟逃避(论尾屏出人意料的小妙用),如果雌鸟疾走逃避,雄鸟还会急绕雌鸟呈弧形奔驰,跑得急了,触地的尾上覆羽常常折损。 鸡形目鸟类大多不擅飞,绿孔雀也不例外。有人据此戏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因为飞了五里的孔雀太累,必须休息一下。 《孔雀东南飞》这首乐府诗令孔雀在古代文学中成了爱情的象征,但孔雀的世界里大约并没有一对一的爱情。 绿孔雀一般由1只成年雄鸟、3-5只雌鸟和亚成体结成家族群活动。冬季绿孔雀也会结成大群活动,繁殖季节则有成对或单独活动的。 |
绿孔雀长期在大范围内遭到捕杀,又因常在农田觅食,被农户毒杀或误食毒饵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再加之栖息地的缩小与碎片化,野外的绿孔雀数量不断下降。 它已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拯救濒危物种的行动仍需持续努力。 未来,就看我们的啦! 鸣谢:王军馥为本文提供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湘涛著.中国雉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郑光美主编.中国雉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李旭,刘钊,周伟,白冰.云南楚雄恐龙河保护区绿孔雀春季栖息地选择和空间分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87-93. [4] “Green peafowl”, [EB/OL]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en_peafowl, 2017-2-17 : |
注:本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上海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