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空间

[主编新语]大学的开放之路(二)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7-04-12浏览次数:159

大学的开放之路(二)

 

夏文斌

 

构建跨文化交流的学术思想体系。大学的开放与国家是紧密联系但又是有所区别的。国家的开放,主要体现在意识、制度、政策和具体举措上。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开放度,主要是指其经济社会文化与世界交流交融的程度,指其出台的具体方针政策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大方向。顺应时代潮流、融入时代潮流、引领时代潮流,这是一个国家走向文明开放的标志。对于大学的开放而言,当然取决于国家的开放度,没有国家的开放政策,当然就不可能有大学的开放行动。但要注意的是,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高地,是学术文化交流的圣殿,大学的开放更有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更有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高远的精神引领。从当代世界知名的大学来看,他们的开放性,就体现着他们能够兼容各种学术文化品类,并善于在各种文化对话中建立桥梁和纽带,将许多跨文化的学术问题引向深入。加拿大比较高等教育专家奈特就指出:“高等教育在应对21世纪挑战而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国际化是对其发挥影响和塑造作用的主要力量之一。”“国家或部门,通过政策、资金、项目与管理架构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产生重大影响,而国际化的真正过程往往发生在院校层面上。”(《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页)

  为此,一是要从学术和学科上支撑跨文化的研究。当代中国大学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主要考虑权重是学生的就业,这当然是对的,但不可绝对化,因为大学毕竟不是就业训练场,大学是培养具有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阵地。从某个角度上来看,或许某个同学所学专业并不完全对市场的味口,但他在学校所获取的开阔的视野、跨文化兼容的能力和创新品格,就会成为他将来在社会终身受用的“通行证”。也就是说,大学要在跨文化学术思想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上做足文章。所谓深度,就是要深入研究不同文化样态的历史内涵、基本规律和未来走向,甚至在一些细节的考证和研究上都有独到见解,这样的学术成果既是惠及中国学术的,更是惠及世界文明的。从广度上来讲,大学要以开阔包容的胸襟,广纳各种学术文化。要切忌以简单的功利化态度去对待不同学术样态,对于经济、法律等趋之若鹜,而对于考古、典籍、小语种、历史等漠然视之。这种态度和做法,只能是自我断送大学的品格的重量,这样失重的大学也就自然培养不出内心有重量的人才。目前有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这也正是对我们大学的急功近利的一种反思和无奈。

  二是要构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平等心态。所谓跨文化平等心态,就是意味着要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砥砺同行的文化求索心态。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人文传统紧密相连,都积淀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智慧探索,这样的精神宝藏,既是这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更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大学开放的意义,正是要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和青年学子聚集在一起,大家相互探讨、相互对话。在这样一个对话平台上,我们不能以国家大小、历史长短来作为评价的标准,更不能只看自己之长、无视自己之短。当然也不可妄自菲薄,漠视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忽略自身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总之,我们讲跨文化交流心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有一种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惟有如此,才能有不同文化的相互比较、相互促进。正如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于青年学生来讲,从一种文化背景进入另一种文化背景,不仅使其文化视野大大开拓,更重要的还对自身的文化传统有着更深入更自觉的把握。这也正如许多学生而言,到了国外,在一个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中,才更深刻地理解到爱国主义的内涵和使命。

  三是大力推进跨文化交流方式。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推进跨文化交流。现代大学要尽最大可能为各种文化的传承提供平台。大学本身就是学术文化的圣殿。积累和研究各种文化本质及其价值,是大学最伟大的使命。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受众小甚至可能面临断层或绝迹的文化样态课程。特别是要注重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只有通过从学术历史层面,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才能使得各种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使不同的文化为人类的现代文化提供指南和经验。要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水平。通过视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收集保护相关文化成果,又可以拓展和深化人们的文化交流,减少文化交流成本。在大学校园中,我们还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结合青年学生交往交流的特点,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丰富我们跨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内容。让他们在交流中得到感动、温暖和激情,进一步激活他们的文化创造基因,激活他们克服跨文化交流困难的勇气。


载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