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

我是兵团人

来源:周小斌发布时间:2016-11-17浏览次数:78

  前不久,我观看了一场名叫《兵团记忆》的话剧,至今仍旧记忆犹新。解放军某部连长赵相武率领全连战士穿越大漠、军垦犁改造荒原、将军流泪勉勇士、老陕西魂归天山、女兵走进垦荒队……那一幕幕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肆无忌惮的风暴从未将那些伟大的人们吹散吹倒,他们拉起手一起抗争着风暴。最终雾散了,也走出了沙漠;那壶传过所有人手里的水,到底也没被喝过一口,每个人都只是告诉自己:再忍忍;即便明白即将面对的是未知的危险,但仍要去尝尝那未知毒性的野草,哪怕自己牺牲,也要为战友们找到能吃的野草。祖国要求他们建设边疆,开垦戈壁,但他们没有多余的资金,没有丰裕的饷粮。节省就变成了唯一办法。唯有节省才能拥有先进的设备去开垦荒地,建设兵团。战士们主动向上级提出要求,把一年一套的军装改为两年一套,再从每个人的口粮里都扣出一点,用来筹备改造荒地的设备,他们多年的节省让开垦设备从最开始的锄头铁锹变成了拖拉机收割机。
  戈壁滩上没有造房屋的木材,可士兵们需要地方住啊。于是便出现了一个个地窝子,如今看到都会勾起兵团人的回忆。虽有了住处,但地窝子也是无法抵抗边疆的恶劣环境,不仅漏风透雨,还沙尘满天。边疆环境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勤劳而感动,它还是伤害了这些可爱的人们,昨天晚上还念着自己简单的心愿,第二天就被大雪掩埋,自此老陕西战士便再也没能念叨过。战友们留下的眼泪也不禁染湿了我的眼眶,这滚烫的眼泪让我明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开垦戈壁荒滩是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舞台上出现的女兵们让我眼前一亮。她们个个英姿飒爽,个个满怀信心,尽显女兵风采。她们深知自己肩负着建设改造祖国边疆的重任,她们从未见过戈壁,从未扛过锄头,只因心中怀有为祖国建设的崇高信念,就忍受着从未有过的艰辛。她们为了老兵的生活,结下革命婚姻,繁育了一代代的兵团人。
  看着舞台上似曾见过的一幕幕,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姥爷,他年轻时是一位充满激情的通讯员,也是一个忠于祖国的党员。他亲眼见到也亲身体会到了兵团自成立以来60周年的巨大变迁,从原来的地窝子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戈壁荒漠到绿洲明珠。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姥爷那一辈人讲述他们的生活:建设兵团前期,粮食匮乏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大锅饭都是没有稠度的汤水,树皮、野草就成了他们的食物。为了筹集设备,大多数人都是饿着肚子干活,就算如此也从未有人抱怨过一句,还是一如既往、勤勤恳恳地开荒。
  舞台上上演的每一幕姥爷都曾讲与我听。当这段耳熟能详的经历以鲜活的人物展现出来时,我不禁哽咽。那逼真的人物,那恶劣的环境都让我震撼,让我震撼于兵团祖辈们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正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人,所以我也见证着兵团的变化。从小时候住的平房到现在普遍的高楼住房,从当年的一所学堂到如今的多所高校,兵团的经济和文化都有着奇迹般的巨大变化。
  “种地就是放哨,放牧就是巡逻”,这就是戍边将士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把守护边疆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将一生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兵团。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开垦荒地的祖辈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肯吃苦,勇奉献的精神,更不会忘记他们传承给我们的“建设国家,匹夫有责”的责任。
  在回去的路上,我仍无法平复自己受到震撼的心情。我在思考,到底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崇高的精神和信念支持着他们最终坚持下来。话剧中有一段讲述的是女兵们因为长时间不能洗澡几近崩溃,她们本都是大家闺秀,可来到这不仅要忍受环境的恶劣,还要承受无法洗澡的痛苦。我不禁想到自己,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否做到像戈壁母亲这样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我是兵团人,所以我深知肩上的重任和使命。当初我报考石河子大学,正因为她是兵团前辈们用青春用知识建造的一所高校。考入这所大学,并用这所大学交给我的知识去建设兵团,是我作为一个兵团人感恩回报祖辈们的方式。
  这场话剧勾起了无数兵团人的回忆。它也真正表现了兵团人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观众,让那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同学们感受新疆兵团的精神和文化,由衷地赞美欣赏可爱的兵团人。我的心中将常怀感激,不会忘却祖辈们的教诲。兵团的土地滋养我长大,当我羽翼丰满时,我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兵团的建设作贡献,继续将青春献给兵团这片热土。

  

  文/生科16级 母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