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鱼纹砖
一尾鱼,一方青砖,历史与技艺的际遇,使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创造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鱼承砖的情,跃入了人家。砖借鱼的景,流传于后世。
残留在青砖边缘的白灰,是昔日作为建筑材料的痕迹;缺失的一角,是流落历史中的颠沛流离;斑驳鱼身的磨痕,是岁月风霜的无情雕刻。青砖宽约300px,长约650px,高约87.5px,青砖质地均匀,朴实厚重,规整实用,以自己的厚重和坚实,见证了民国以来中国大地上的屈辱与复兴。跃于砖上的锦鲤,线条优美,鱼身饱满,栩栩如生,象征着主人一家和和美美,年年有余的美好夙念。
我国的青砖技术历史久远,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其具备更好的耐风化,耐水等特性。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花纹砖已经出现,在之后的各个朝代中,均得到发展。明清是其发展黄金时期,届时各种砌筑工艺相对成熟,砖雕、画像砖工艺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内容也更加丰富。
中国传统鱼纹图案是我国历史最长、应用最广、并负载着一些民俗吉祥寓意的文化标志。鱼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物,在走向民间的过程中,人们赋予了它美好的寓意,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鱼文化,并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意象。
新疆气候干旱,河流发育较差,鱼类较少,人们使用鱼纹砖在表达对富裕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这片土地上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交流。
鱼的寓意:爱情——《诗经·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直接把取鱼与娶妻联系起来。丰裕富足—《诗经·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用网中之鱼多来比喻出嫁场面的盛大以及陪嫁之物的丰厚。传信使者——唐代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把鱼作为传递信息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