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帮学生在思想上扣好第一粒扣子 ——访兵团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杨雁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12-23浏览次数:273

  近日,第二届兵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落幕,文学艺术学院教师杨雁的课程《美学概论》获得课程思政组一等奖。

  《美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个性选修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和理解人类审美意识发生,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种类、范畴与功能等一般问题的人文学科。面对一个个鲜活各异的生命和灵魂的精神需求和期待,如何做到既能旗帜鲜明地坚持其意识形态属性,又能润物细无声地隐蔽其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意图,是一件非常考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艺术的事情。

  “课程思政实际上就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所以,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杨雁凭借多年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美学本身就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关键是如何以不生硬,不刻意拔高,以春风化雨的理念传达给学生”,以此为出发点,杨雁与课程教研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寻找多彩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将学生带入生活去寻找身边的美,去真切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学。

  “春天到了,那就去捕捉春天吧”,于是《美学概论》的课堂里就有了鸟鸣、有了繁花、有了纸鸢、有了诗歌、有了晨练的人;“我们该怎么发现、感受、捕捉、与创造‘形式美’”?于是蜡笔、跑道、锦鲤、赛里木湖、石大校园中的神秘“金字塔”也来到了课堂;“技术带给人类的究竟是福是祸?”那就在头脑中展开一场跨越星辰的思考……课程中有趣的体验环节,以春风化雨地形式将教学目标灌输到学生的脑袋里,使学生入脑,入心。

  课程思政的最大特点在于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但其难点也在于此,如何处理好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关系,杨雁有着深刻地理解:“好的课程思政应该像盐一样有易溶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善于隐蔽意图、借助载体、化育无形、润物无声,把思政元素与大学生的关注点结合起来,把主流主导的意识形态话语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交织起来,使思政元素更接地气,更有效地溶解到专业知识的方方面面,给广大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好的课程思政教学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具体到课程《美学概论》课程思政的设计,杨雁说:“作为中文学子就应该多读书,不断地学经典、学历史、学传统、学科学、学文化,不断地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多向内自省,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

  除了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审美、价值判断的正确引导外,杨雁还致力于引导学生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杨雁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犹如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总开关、总钥匙,只有正确地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大家掌握这把总钥匙,把牢这道总开关,这时再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杨雁密切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带入课堂中。“近些年,我注意到学生们特别痴迷于网文,于是我就带着‘网文到底为什么如此吸引同学’的问题,试着边阅读边分析,这也使我更便捷、快速地了解、掌握了学生们的阅读心理。”通过这种方式,杨雁能够更全面地代入当下大学生们的视角,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走进课堂,与学生共情,引导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三观。

  杨雁说,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通讯员:闫芯蕊 陶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