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哲社版)

[主编新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出温度(一)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04-26浏览次数:225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出温度(一)

夏文斌

作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笔者近期奔赴全国一些高校听课,深感各高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活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行动,备课认真充分,导向正确鲜明,教材使用得当,讲课激情饱满,思路清晰明确。笔者深深为这些教师们点赞!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次听课发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还需在有温度的讲授上下更大的工夫,需要我们的教师带着温度传授温度,使整个课堂充满“温度”。

      客观地说,教师们都想在课堂上将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全部展现出来,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事实上,效果并不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是在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解读我们党和国家所走过的历程,用科学的理论来诠释解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验证这门课程讲授的成败得失,不在于教师是否按照标准化的课件讲解了多少内容,不在于学生闭卷考试得了多少分。当然这些并非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内心世界是否得到洗礼和升华,是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带着正能量去从事他未来的事业。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需要在课堂上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更凝炼的观点、更丰富的材料、更感人的细节,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具有获得感。

      比如一堂课是讲授“我们党关于台湾问题的一些政策意见”的内容,教师从对党中央关于“一国两制”的基本政策入手,每条都作解读,尽管很全面,但却很难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如何让学生们从更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从更深切的人文关怀中,理解党中央正确的对台政策,这就需要教师们能够将这些政策融会贯通,作出生动易懂的解读,既不失党和国家领导人思想内涵的真实传递,又讲出党和国家一以贯之且又与时俱进的政策内容。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位教师在讲授这个内容时,从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入手,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他从介绍这首诗的背景开头,然后进入诗人余光中在乱世中的人生和心灵历程,再进入两岸血浓于水的历史渊源。这位教师从一个有温度的故事出发,使讲课主题上升到理论和政策层面,再上升到我们党高屋建瓴地处理台湾问题的层面,从而使学生在心灵深处能够感受到台湾回归祖国怀抱,是历史必然之势,是民众必然之情,是当代发展的必然之理。

      所谓讲出温度,不是指在课堂上简单地“煸情”,而是需要老师们带着情感去思考,要在重点问题的凝炼中,给学生们一个深刻而简洁的交待,而这些重点突出且材料丰富的简要结论,会让学生铭记甚至终身难忘。在听课中,笔者也反复与老师们交流,不要指望在课堂上将所有的内容和盘托出,这看似完成任务了,但其实学生很难接受。在备课和讲课中,老师应力求给学生们一个语境、一个情境,做到重点与一般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会取与舍:哪些内容重点讲授,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等。

      如何在细节中增强讲课的力度和感染性,是考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塑造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要让学生们感动并受到影响,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认同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四个自信”,就必须在课程中通过一些细节性的描述,并由此上升到理论和制度高度,让学生们深刻感悟。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一些教师做得不够。有的老师一堂课中基本没有细节性的内容生动的例子,有的举例也大都一笔带过,没有围绕这一例子进行深度解读,整个课堂缺少感动和高潮。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从一些细节中讲出真理,讲出社会主义的历史变迁,这是需要老师们有很强的解读理论政策的能力的,这也是考评一个有高度、有温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曾听过一所高校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授课教师在讲到兵团的成就和道路时,从张仲瀚将军从北大投笔从戎到在新疆“半碗黄沙半碗风”的艰辛历程,通过对他艰辛而辉煌人生历程的描绘,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兵团发展的伟大,感受到兵团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联系。

       总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是广大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笔者提出有温度的讲授,也相信这些温度能够作为精神路标深刻印在每位学生脑海中,并且这一路标将永远伴随着每位同学。

  

    载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