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哲社版)

[主编新语] 教育强国的三个维度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01-03浏览次数:1118

教育强国的三个维度

夏文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当代中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强国,如何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笔者以为,教育强国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教育思想强。正确的思想是实践成功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没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当然不可能成为教育强国。当代中国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如,提出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道路,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教育公平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如,他在201454日考察北京大学时就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在201499日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他又深刻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教育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思细悟。我们要结合当代中国教育实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积极吸收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象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二是教育制度强。当代中国教育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在当代教育实践中不断增强教育制度自信,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教育制度。当代中国教育制度坚持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教育公平,坚持注重质量,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等等,都是我国教育得以成功的宝贵的制度保障。当代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正面临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度完善方面,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效率,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应当承认,由于当代中国的城乡、区域、行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特别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既面临着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问题,又面临着发展教育和文化的问题,这双重任务不能分时间分阶段而必须同时推进。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在教育制度上做更大的文章,从而保证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是人才培养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他还提出,要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由此可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这是检验上述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是否强的一个基本标准。没有一批批高质量的人才,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就更不可能实现强国梦。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人才创新方面的作为任重道远。从当代中国发展态势来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人才的作用。一是360行,行行出状元。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涉及到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既需要高科技的领军人才,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工匠;既需要杰出的管理者,也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和才并重,两者不可偏废,这才是当代中国所需要的人才。三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包容人才的环境和氛围,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报效祖国和社会,我们的教育强国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载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