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军进疆的女兵们》图片展开幕式结束后,我们还有一场精彩纷呈的座谈会,邀请了陆振欧夫妇、金茂芳、谢荃辉、刘生献5人为大家讲述进疆的故事。


        座谈会由石河子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卿涛主持,参会的领导有石河子大学关工委主任原副校长张法林,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副馆长蔡晓川,兵团军垦博物馆业务科科长张红彦,石河子大学博物馆馆长张素虹。

        让我们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

        正因为有他们的赴约,我们才对当年的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

陆振欧夫妇

        陆振欧政委讲了两个故事。

        1、军垦第一犁的故事。

        “军垦第一犁”代表了兵团精神,来自八人抬杠气死牛的故事。

        2、部队婚姻的故事。

        陆振欧夫妇两人是因为扭秧歌活动结了缘。

        1955年两人符合条件,幸福结婚。

山东女兵——金茂芳

        今天看到女兵展的图片很激动。

        金茂芳奶奶是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她说:1952年发电不容易,如果停电,工床车需要用手摇,当时她就用手摇过,需要用很大的力气。

        到今年,她们已经来到这里已经65年了,当时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建造出来这么美丽的石河子,都有女兵的心血。

湖南女兵——谢荃辉

        谢荃辉奶奶回忆她年轻时参军进疆的情景,心情非常激动。

        “年轻人火热的心,响应号召。1952年湖南招兵时,由于年龄很小,做过欺骗组织的事情,说了谎话:虚报年龄,因为年龄不够,口袋里还装着红领巾,是个学生;称体重的时候,口袋里装上石头子增加重量;量身高的时候,脖子伸的长长的,脚后跟要踮起来达到高度。一心要参军,看到榜上有名的时候非常高兴。”

        “参军没有告诉父母,录取后才告诉父母。她的父母都是地下党,也很支持她。”

        最后谢荃辉奶奶说:我生是湖南人,死是新疆鬼。以前是湖南的芙蓉花,现在是天山雪莲花。虽然我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我的心永远十八岁!

军垦二代——刘生献

        他的母亲来到新疆的时候分到连队劳动,早出晚归、人拉犁、坎土曼挖、烧荒、挖树根,女兵跟男兵干一样的活,没有区别。母亲不叫苦、不叫累,从不讲条件,服从组织安排。

        他说看了图片展很激动,我们不能忘了父母亲的那段历史,激励年轻人,鼓舞后人。

  

        座谈会最后,石河子大学关工委主任张法林表达了对老一辈军垦人的敬意,鼓励石大学子们发扬老兵精神,弘扬兵团精神,努力学习,为兵团建设尽一份力。

  谈一谈座谈会的感受

任雪琪(石河子大学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

        今天,我有幸聆听建设石河子的英雄老人讲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疆女兵的历史。

       “她们奉献了青春又奉献了终生”这是陆爷爷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它很好的概括了这些劳苦功高的进疆老兵。几十年来,她们一边克服新疆艰苦的条件,一边投身于生产、屯垦之中,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石河子也从戈壁变成了花园,她们说,来新疆,无怨无悔。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谢奶奶,“生是湖南人,死是新疆人,我这辈子啊,就在这里扎根了。”谢奶奶当初为了参军用尽了办法,当她说到“虚报年龄,口袋装石子压秤,踮脚量身高”时大家都情不自禁的笑了,仿佛眼前出现了那个充满朝气,积极参军的身影,最后,奶奶说“苦和累都受了,但是值”。

        兵团精神是老兵精神、南泥湾精神等的集中体现,这些英雄老人身上所体现的,就是兵团精神。


苏日耶姆(石河子大学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

        看过很多关于屯垦老兵们的纪录片,总是以为自己对那段岁月已有了足够的了解,而当我亲自坐在他们的身边,去倾听那段往事,才真正体会到了60多年前战士们手中的枪杆子变成坎土曼,战斗英雄变成生产模范时的艰辛,对他们的敬仰之感势不可挡的喷涌而出,奔涌向前。听了屯垦老奶奶们的故事,60多年前的岁月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浮现开来。作为一名新疆少数民族,如今更是作为一名兵团学子,为他们对新疆、对兵团做出的卓越贡献深表敬仰与感谢,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对兵团付出一份微薄之力的信念。


刘思君(石河子大学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

        “御敌湘军称十万,征西湘女过八千。代代湘人戍边来,丰碑座座满天山。”五十年代初期,为建设新疆,发展新疆,大批女兵响应号召,历时33天来到了新疆,从此湖南的芙蓉花变成了新疆的雪莲花。蚊虫、寒冷、高温都挡不住她们扎根新疆的决心,来到新疆,女兵们无怨无悔。

        她们为新疆献青春、献终身、献永生。65年来,新疆从无到有,新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女兵的汗血;65年来,新疆从戈壁荒漠到碧绿花园,在新疆的每一个晚霞中都有女兵辛苦劳作的身影;65年来,新疆从杳无人烟到车水马龙,新疆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被女兵们呵护着。

        女兵的历史正在被人们遗忘,不断逝去的女兵已经无法再看到祖国今日的辉煌。今天我们重温了女兵进疆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张张奋发向上的脸庞。我们是新一代的新疆建设者,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热爱祖国的女兵精神!


白露露(理学院城规一班)

        在最艰苦的年代,爷爷奶奶们响应号召,光荣参军,用他们的双手创造着兵团精神。8000湘女进天山,一切行动听指挥,听党安排。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远离家乡,吃尽苦难,一辈子扎根新疆,但是他们没有后悔过,依然乐于为新疆建设奉献自己,我们应该铭记今天的幸福创造者们,铭记历史,传承兵团精神。


程晓娇(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与科学专业)

        铭记历史,继续前进。是我们这一代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是我们要努力前进的方向。这一次会议加深了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什么是兵团精神,什么是革命丰碑!一个甲子的时光,给了石河子无限辉煌。我敬爱军人。更敬爱女兵!她们用双手和血肉稳定了小家,她们用热情渲染了新疆的天空!我骄傲!我自豪!我从不后悔!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她们的奉献精神和忠诚精神是让我最为震撼的!60年的风风雨雨,他们是劳苦功高的战士,向老兵致敬!向历史致敬!作为学生,让我更想向党组织靠近,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孙康程(政法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六十五前,开了三十三天的汽车载着年轻人们沉甸甸的理想开进了这片土地。自此,年轻人们不畏寒暑,亲劳胼胝,把心交给了党,把灵魂奉献给了国家,而兵团精神也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现在,他们老了,他们建成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竖起了一座光荣的丰碑。


陈小伟(动科院动医三班)

        我抱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此次座谈,座谈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女兵们经历了多少磨难,而是她们在饱尝痛苦后,依然坚定的说“不后悔”的精神。此外,陆老讲述的八人拉犁气死牛的故事也让我对兵团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今,我们幸福的生活,被誉为花园城市的石河子也深受大家喜爱。然而,你知道吗?几十年前,这也只是一片戈壁滩,如今的一切都来源于兵团。因为女兵,因为兵团,我们可以微笑生活、展望未来。所以我们应该继承、弘扬兵团精神,让兵团精神代代相传。


夏依热(机电学院 农机专业)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这是“兵团精神”。上个世纪5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十万女兵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挺进和屯驻在新疆两大沙漠的边缘地带,用砍土镘或人拉犁等近乎原始的劳动工具,在最不适宜人生存的亘古荒漠上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治沙治碱,开辟新绿洲,在戈壁荒滩上建新城、办工厂、发展社会事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文佳(经管学院会计专业)

        今日有幸聆听到五十年代革命女兵们讲她们当初支援边疆,发展军垦的故事,我感到万分荣幸。讲述者们都是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们,他们用自己的亲生经历为我们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事情。

        当时的新疆一片荒凉,他们与天斗,与地斗。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与残余的叛匪作斗争。是真的条件艰苦,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来新疆后悔,争着抢着要发展我国边疆。爷爷奶奶们讲的八千湘女上天山与八人拉犁气死牛两个故事,引起了我的深思。

        同样的年龄,不同的时间,他们是边疆的改革者,我们却都还是温室的花朵。我们在这个年龄段每天吃喝玩乐,甚至有时连自己的学业都不能搞定,如果把我们放到50年代,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老一辈的人有着热血,敢闯敢拼。都说我们这一代人越来越堕落了,我们有更好的条件,我们应该更加的努力,去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让老革命者们知道这个中国值得他们当初的奉献,我们的祖国因为我们而能够越发的强大。牢记兵团精神,努力提升自己,为祖国母亲出一份力。 


褚琴(生科院生科专业)

        今天参加这个座谈会,倾听了老一辈人的心声,有很多感触。

        作为原宣传科科长,陆振欧老人认为这次的图片展览非常有意义。女兵进疆对于当初的新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她们劳苦功高”,这是老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我发自内心的认识。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条件极其恶劣,今天在坐的各位老奶奶,当初也是花一般的年纪,为响应党的号召,他们背井离乡,来到新疆,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屯田垦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将新疆戈壁滩变成了如今这样的美丽花园。用陆振欧老人的话来说,这些女兵是勇士;而金茂芳老人那句“65个年头,日日夜夜的坚持,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我们的血汗”和“我们从来不曾后悔过”,让我内心非常震撼。

        “不后悔”,简简单单三个字,就为那六十多年的艰难困苦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诠释了女兵的钢铁意志。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时光的我们无法说完全理解老人们的艰辛,但那一张张图片,以及现在我们身在石河子的幸福,却让我们明白他们到底流了多少汗。今天的石河子有多美,当时的他们就有多辛苦。尽管有些迟了,但我们还是希望为他们送上一句真诚的“谢谢”。

        衷心的希望,代表着兵团精神的老人们,能在这洒满他们汗水的,花园般的石河子,安度晚年。相信越来越多的青年,会从他们身上,传承到那钢铁般的兵团精神。


高豪杰(理学院17级城规1班)

        北京大学文学系钱理群教授曾说过,在大学里要追求三样东西:知识,友谊和爱情。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博物馆《五十年代初参军进疆的女兵们》图片展,又聆听了老前辈们解放,建设,发展新疆的先进事迹;我想这也算是增加了自己的知识。

        在会议上,陆爷爷、金茂芳奶奶、谢荃辉奶奶讲述了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感人故事。鲁迅早说过:“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现在参军进疆的女兵们和勤劳的战士们已经完成和解决了生存和温饱问题,我们需要以满腔的热血投入到新疆投入到石河子的发展建设中去。年迈的陆爷爷为我们讲述了八人拉犁气死牛和自己的恋爱故事,无不流露出那个年代特有的精神和幸福。

        最后,张素虹馆长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话题:身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这才是永恒的话题。我想,结合老兵们奋斗60多年的事迹,可以用保尔·柯察金的一句话回答: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当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抱憾终生! 

  

        如果您还没参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军进疆的女兵们》图片展,那就来石河子大学博物馆吧!

        如果您参观了此次专题展,不要忘记在签到本上留下您的感受!

        石河子大学博物馆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