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哲社版)

[主编新语] 论教育自信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7-09-12浏览次数:105

论教育自信

  

夏文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分析中国成功的经验有多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人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国刚刚进行改革开放时,由于十年浩劫,国民经济遭受重创,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较低。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而特殊的时期,我国义无反顾地将发展教育作为一项优先战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当时可谓耳熟能详的口号,温暖了多少莘莘学子,激发起他们求学求知的无限潜能。

历史发展到今天,需要我们全面总结教育之路,需要我们深入探求中国教育的基本规律,由此需要确立起中国教育的自信。

在中国,讲教育自信,首先就在于我国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华文明的历史内涵,其核心和基础就在于教育。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相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的国家。中国传统教育的自信,一是表现在对教育制度的敬畏和遵从上。科举制作为中国历史上人才选拔的一项重要制度,不乏问题和缺憾,然而其对知识的认同、对人才的重视,却长期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积极效应。二是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丰富多彩。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到韩愈的师说,还有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等等。中国传统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上作出了许多积极探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三是表现在对人格精神教育的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特别在意对君子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君子精神才能够在国之危难时挺身而出,才能在面临诸多人生困境时,不屈不挠。事实上,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在风云激荡的各种冲突中保持总体的稳定和平和,还是与我们对君子人格的弘扬不无关系。

当然,今天讲的教育自信,更多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本气势弘大的教科书,当代中国人在这本书上写下了最荡气回肠的精彩篇章。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不能不提到中国教育的自信。在当代中国教育中,我们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扣好青少年的“第一粒扣子”,注意在他们最美好的年华帮助他们把握住青春的方向;高度重视创新,是中国当代教育走向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不承认,中国近代的落后与中国教育缺乏创新有关。尤其是欧洲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已经高度重视科学和教育的创新,而此时的中国,却还满足于自己古老的历史文化而不能自醒。当代中国教育正是认识到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而不断奋起。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现代化;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在20世纪80年,邓小平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创新。因为没有创新,就不能真正实现“三个面向”。此外,中国教育的自信还来自于中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注重从国家发展战略中设置教育的课题,将科学的教育理论本土化,构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这是中国教育对世界的贡献。中国教育的最大红利,就是培养一批批有责任、有能力的建设者。

教育自信还有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当代教育的内在规律。尤其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我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大学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根据国际教育发展大势,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图大略,先后设计了“985工程”“2011计划”“双一流”建设计划等。所有这些都从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中强化了高等教育的当代属性和作用。

今天我们讲教育自信,是一种开放的自信,是在同各国教育特别是发达国家教育互学互鉴中的自信。客观地说,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任重道远,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走向开放的中国教育本身就显示着自身的自信。因为只有开放,我们才能在更大空间中比较诸多教育体制和成果的高下,才能从更广阔的角度、更深层次的领域,反思和总结自身教育所走过的历程。

无论如何,坚持教育自信,坚持脚踏实地地探寻教育规律,是中国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载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