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石大博物馆--突厥石人


      第一次在大学博物馆看到突厥石人的时候,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上那些巨大石人雕像乍现脑中。同样的布满苔痕,同样的屹立千年,同样的静默荒原。即使靠在馆中的一个角落,他的目光深远,似乎仍在诉说什么……

石人起源

      突厥石人有男亦有女,有长者亦有儿童,多数在1米3左右。据考证,这些石人,多数为墓前殉葬品。这些石人大都利用天然形状的巨石,雕塑线条流畅、逼真,表现出了古代突厥人雕塑艺术的精湛高超。

      草原石人是亚欧大草原上一种重要的文化遗迹。除了新疆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向东与之相连的蒙古国、南西伯利亚草原,以及我国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向西穿越中亚腹地,一直到里海和黑海沿岸,都存在着石人,它们没有国界的区分,成为北方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近100年来,中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石人可能是古代突厥人的遗存,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为求灵魂不灭,便为自己雕刻一尊武士形象的石人。但随后发现的不同种类石人的巨大差异,又动摇了这个结论。

历史记载

      在《周书·突厥传》中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同时在《隋书·突厥传》中也有一段记载,说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要“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这样联系起来可以推断为,墓地立石之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自己的光辉形象。上世纪中叶,专家在蒙古国挖掘了一系列立有石人的古墓葬,墓中出土的碑文上明确记载这是突厥贵族的墓葬。

      石人消失的时间,学术界较一致的看法是,突厥石人之后,石人文化开始急速衰退,随着伊斯兰教在草原地带广泛传播,石人便彻底消失了,因为伊斯兰教是无偶像崇拜,刻画人形已被禁止,这个时间大约在公元11世纪。

丧葬习俗

       突厥起源地在叶尼塞河上游,是一个以狼为图腾的部落。据《周书》、《隋书》和新旧《唐书》等史书所记载,突厥人有着别具风格的埋葬仪式和风俗:人死之后,将死者的尸体停放在毡帐内,其子孙及其亲属杀马羊,放在帐前进行祭祀,并牵着马绕帐走七周。然后,进帐门用刀将脸划破,血泪齐流,连续这样做七次,才算完结。以后再选择一个日子,取死者所乘之马及所用之物,与尸体一齐烧掉。将烧后的骨灰,等待着时间埋葬——春季死的,要等到秋末草木发了黄,才能埋葬;而秋冬死的,要等到春天草木繁茂时才去埋葬。埋葬骨灰的时候,亲属对其进行祭祀及走马划面等仪式,与初死时所举行的一样。墓表上刻一石条,画上死者形象及其生前征战的情况。身前在战场上杀一个人,则立一石块,因此有的多至千百块,并以所祭的羊马头衔刻挂在石表上。埋葬骨灰那天,男男女女都穿上鲜艳的盛装,集会于埋葬的地方。

      而此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石人,就是埋葬死者时所立的纪念物,它们记载着突厥人繁荣的过去,透露了他们曾在内蒙古草原上活动的信息。而他们作为别具风格的石刻艺术作品,是突厥人留给人类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面对这份遗产,我们不得不惊叹于突厥人1400多年前伟大的创造才能和智慧。

      在石人存在的两千年中,草原上的民族频繁发生战争、迁徙和融合,所以石人研究中的很多问题至今无法解释。现在,矗立在草原上的石人已经成为一道风景,成为一种神秘主义的象征。